陶瓷型铸造 
                    陶瓷型铸造 
                    陶瓷型铸造,是指用陶瓷浆料制成铸型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 
                    陶瓷浆料由硅酸乙酯水解液和质地较纯、热稳定性较高的细耐火砂如电熔石英、锆英石、刚玉等混合而成。为使陶瓷浆料在短时间内结胶,常加入氢氧化钙或氧化镁作为催化剂。由于使用的耐火材料成分及其外观都与陶瓷相似,故称为陶瓷型。陶瓷型铸造是在普通砂型铸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 
                    陶瓷型铸造是在砂型熔模铸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陶瓷型是利用质地较纯、热稳定性较高的耐火材料作造型材料;用硅酸乙酯水解液作粘结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灌浆、结胶、起模、焙烧等工序而制成的。 
                      采用这种铸造方法浇出的铸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所以这种方法又叫陶瓷型精密铸造。 
                      陶瓷型的制造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部采用陶瓷浆料制造铸型法;另一类就是采用底套(相当于砂型的背砂层)表面再灌陶瓷浆料以制陶瓷型的方法。底套又分砂套和金属底套两种;即 
                      小型陶瓷型铸件,常采用全部以陶瓷浆料制造的陶瓷型,其造型过程如图所示。首先将模型固定于模板上 
                      (a),再套上砂箱 
                      (b),然后将预先调好的陶瓷浆料倒入砂箱 
                      (c),将上表面刮平,等待结胶硬化 
                      (d),待浆料一旦出现弹性即可进行起模 
                      (e)。随即点火喷烧(吹压缩空气助燃) 
                      (f),待火熄灭后,移入高温炉中喷烧即成所需的陶瓷型。 
                      另一类就是带底套的陶瓷型。生产中常采用带底套的复会铸型,即与液体金属直接接触的面层,灌注陶瓷浆料,而其余部分用砂套或金属套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