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井盖的发展起源
球墨井盖的发展起源
球墨井盖历史:1947年英国H.Morrogh发现,在过共晶灰口铸铁中附加铈,使其含量在0.02wt%以上时,井盖,石墨呈球状。1948年美国A. P.Ganganebin等人研究指出,在铸铁中添加镁,随后用硅铁孕育,当残余镁量大于0.04wt%时,得到球状石墨。从此以后,球墨铸铁开始了大规模工业生产。球墨铸铁的诞生,是继人类发明炼钢技术之后,在黑色金属 应用技术方面又一次大的技术创新,是20世纪材料科学最重大的技术进展之一。第二家是Hynchburg铸造厂用于制造球墨铸铁管件。1949年美国制订了ASTM球墨铸铁标准并由麻省理工学院泰勒教授主持召开了球墨铸铁学术会议,促进了推广应用。
定义:是用球墨铸铁铸造的管道。球墨铸铁管一般直径大,管壁厚,质地脆,强度低,价格便宜,是经济的供水管材,正常使用寿命可达20~25年。
优点:在中低压管网,球墨铸铁管具有运行安全可靠,破损率低,施工维修方便、快捷,防腐性能优异等。缺点:球墨井盖的连接受人为因素如操作水平、责任心等影响较大,施工方面不如PE管便捷。
本公司主要经营:天津铸造厂,天津球墨铸铁件,ADI等温淬火球墨铸铁
|